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 袁莉
多媒体辅助教学(简称CAI)具有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载体于一体的特点,已成为优化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其功能是利用声、色、光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一个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CAI课件远比单调的教学手段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CAI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吸引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合理使用CAI辅助教学是一可行的途径。
一、应用CAI,虚拟现实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学认为对概括性知识的学习可以独立于现实情境来进行,而学习的结果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真实情境中去。然而,教学实践表明,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环境的变化,学生常常难以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因此,情境性学习得到了重视。CAI技术为我们实现学习对象的情境化、活动化创造了条件。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统计”一课时,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道路上过往车辆的情景,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开过的数量?通过讨论,学生都认识到:路上车子开过很快消失,必须抓紧时间及时记录。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这时重播过往车辆的情境,让学生用各自想到的方法进行尝试性统计实践。然后交流比较哪种便于及时记录,怎样记录便于统计。学生达成共识:用画“正”字的方法便于记录统计。再次播放过往车辆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再次记录。这一过程,借助现实问题情境的虚拟,使学生亲身体验了动态统计的数据收集过程,这是采用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在课堂上获得的体验,同时又有效地形成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合作意识。
二、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运用CAI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的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难以理解,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们用CAI演示,先把一个圆2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等份,16、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如,在学习“可能性”一课时,安排了学生动手做抛硬币的实验。采用CAI技术,通过课件演示1000次,2000次等的抛硬币实验,使学生信服硬币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各占1/2,而切印象深刻。短短几分钟多媒体技术将抽象、规律的数学知识生气勃勃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三、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的效度。“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CAI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如:时、分,24时记时,元角分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 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 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 03-15
- 02-21
- 12-05
- 11-20
- 10-22
- 09-26
- 06-22
- 12-26
- 11-13
-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