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传乐以“情”育人

网站首页  相关论文    以“动”传乐以“情”育人

2011-1-4

以“动”传乐 以“情”育人

无锡通江实验小学 陈佳佳

内容提要:教育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从自身出发,去构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策略以及方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潜质和他们的创造性人格,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教学效果,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相应的教学方法,一起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关键词:音乐教育 课堂教学方法

在要求当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习惯于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等传统套路,学生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行走,学习的满足感也可能只在最后几分钟的个人唱或者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不但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也缺乏了艺术性和创造性,不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新教育理念要求音乐教学具有以声传情、以情育人以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验感受学习音乐的快乐,并且能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对于建立全新的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方式,思考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并满足表演欲望,让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形式已得到我们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和职责。

工作四年,在我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实践当中,渐渐的让学生变过去由我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感受美,并能够表现和创造美,从而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以及“自我发展”的需要,搭起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一、丰富课堂导入

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就好比是早餐中的牛奶或是丰盛宴席的第一道菜,是能否吸引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可用“师生互相赠歌”的方式或是有关新课的谜语,观看视频,参加音乐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把他们很自然的吸引到新歌教学中,唱新歌,引出新歌的学习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记忆库慢慢不断接收新的内容,丰富他们的阅历,提高对新作品的理解,加深印象,激发强烈的学习新歌的欲望,同时也能建立师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我参与感受

为了满足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我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手段,要求学生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达到初步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如低年级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书上的插图或老师的讲解理解歌曲的内容情感,通过教师弹琴、范唱或者放录音学习比感受歌曲。而中、高年级的同学则可以在老师引导下根据已有的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进行看谱唱词的试唱练习。我们必须和学生交流,在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会唱了哪几句,并比一比;再讨论哪几句比较难,请会的学生做示范;整首歌曲中最美、最好唱的是哪几句,全班可以张榜招贤,请会唱的同学做小老师来教唱;对于学生通过努力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再通过有感情的范唱进行点拨,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且能复习旧知获取新知识,让自己学习实践,自己发现难点并自我解决难点,培养自我能力,不断提高音乐素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合作解决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取音乐知识的效率,使学生的心理、听觉视觉,思维,主动表现能力都得到了协调发展。

另外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沉重的主体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如:

1 学编儿歌故事 鼓励学生自我创造

认识小音符的音高并能准确识谱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了识谱知识,并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音乐知识编成儿歌或者小故事,帮助他们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音高时我编了儿歌“下加一线把门敲DODODO~~~~第一线上小猫叫MIMIMI~~~~”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而且易懂易记,使他们不再对五线谱产生恐惧,反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唱歌兴趣

唱歌目的是什么,是给人以享受和感染。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而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艺术形象和歌曲的感情,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展示出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才能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于理解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我们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把音乐同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他们能表达理解的事物,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去引导他们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并创造性地表达歌曲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歌曲旋律较简单,很容易遍能学会,但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并表达出来,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见过、坐过火车吗,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小朋友们纷纷积极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 “北京”“青岛”“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小朋友们坐好了哦”音乐一起,学生便高兴地唱起来,他们有的高兴地甜甜地笑着摇晃着小脑袋;有的互相交流着眼神,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跟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孩子们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3 鼓励表现音乐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唱是音乐教学中倍受学生喜好的活动之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每学一首歌曲,我都会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如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或者个别展示。在个别展示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小“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也更加起劲,课堂气氛因此达到高潮。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自制课堂乐器 培养创造能力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小鼓,第二组打小,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5 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较浅,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和体验,使其根据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以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和动作表现出来。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了孩子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并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让学生感受热闹情绪,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学生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学生们学骑马状有节奏的骑马,同学们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彩!在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更准确的把握了作品,深刻地去理解音乐,充分欣赏了音乐之美!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者如果 “照本宣科”,效果是最不能令人满意的;用最短的时间以及最少的精力,让学生学会最多的知识方法则是最活的教学教法,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异,它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考察,它需要我们教师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

通过探索,更深的感受到在音乐教学中,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教学效果,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相应的教学方法,一起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要积极努力的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教学方式都具有趣味启发性和创造性,并且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取音乐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时间:2019-02-23 22:12:46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

推荐文章